窦
历史来源 “窦”源出;
“窦”出自“姒”姓。已事为氏,据《风俗演义》及《新唐书.宰相世系表》所载,夏朝夏后氏帝相失国被杀。其妃有仍方孕怀,从“窦”中逃出,奔归娘家有仍 (山东济宁市 ),生有遗腹子少康。后少康中兴,为夏王。二子曰“杼”,曰“龙”,留居有仍,逐为“窦”氏。
又 ; 古代氐族 (分布在陜西,甘肃,四川一带)亦有“窦”氏。
家族名人 窦太后 (前205 ~ 前135)
华中帝国⻩老学派的最后一个代表人物,名“漪”,河北清河郡观津人,在吕后时被选⼊宮。吕后赏赐每个诸侯王宮女五名,窦漪也在被选之列。因家在清河,窦姬请求分配的宦官把她分到离家较近的赵国去。但宦官把事给忘了,她被分配到代国去,就这样她到了代国,但代王刘恒非常喜

她,和她生了刘启和刘武。窦姬信奉⻩老之学(道家学说“⻩”指⻩帝“老”指“老子”。主张无为而治,宽政待民) 在她的影向下,景帝刘启以⻩老治国,在以后的⽇子里⻩老思想成为治世的主流思想直到窦太后逝世为止,历经“文,景”二朝,再她逝世前汉武帝也不敢重用儒生。
窦宪 (? ~公元92)
字伯度,东汉平陵人。窦融之曾孙。和帝时曾出塞三千里,大破匈奴,乃令班固作铭,刻石燕然山上,纪汉功德。还拜大将军,族

満朝,后因专权用事,为和帝赐死。
窦建德 (573~621)
隋朝漳南人。隋末据河北,自称夏王,为唐太宗擒杀。
地望分布 陜西扶风郡,河北观津郡,河南河南郡。
m.SHaPAnXS.Cc