第四百一十一章 奖学金
大一第二学期开始,生新们渐渐的

悉了校园,

悉了大生学活,

悉了课程,开始的变的更像是大生学了。
或者用后世人的眼光来看,是这些生新们拂去了浮躁,重新变的像是中生学了。
每天上六节以上的课程,再自习四个小时以上,按时或不按时的觉睡,有空就去图书馆,偶尔参加几场集体活动,半数以上还是英语角之类的项目…
这些大生学们却是乐在其中。
他们已经抱上金饭碗了,从考上大学的那一刻开始,家国花多数人都会越过越好,少部分人青云直上,少部分人沉沦下僚,但对北大的生学来说,离开京北就算是沉沦下僚了,与其担心这些,还不如将时间用在专业上。
专业学的越好,未来的发展就越好,这也是当代大生学所公认的。
在这种情况下,杨锐的消失就显的格外显眼了。
周五。
早晨最后一节课结束,生物科学专业的生学们收拾书本,三三两两的准备散伙就食。
以贫下中农,

红苗正自居的耿健同学快步来到讲台处,大声道:“同学们,请稍微等一下,有件事情我想通报一下。”
教室里的生学们很有自觉地停下了各自的动作,站在当地等耿健说话。
耿健酝酿了一下,深昅一口气,用沉痛的语气道:“同学们,截止今天,我们已经开学五天了,在这五天里,我注意到一个现象,我们上学期的年纪第一,也是本届⾼考第一名的杨锐同学,始终没有来上课。上一个学期,我就注意到,杨锐同学喜

旷课,当然,这是他得到了某些老师默许而得到的特权,我不予评价。但是,开学伊始,有什么事情重要到连一天课都不能来上呢?我想,咱们系的主任,学校的校长,甚至京北市长市,都没有杨锐这么忙吧…
“耿健,杨锐是请过假的。”班长刘安平不敢让耿健发挥下去了,这家伙完全是一副炮打司令部的架势。
耿健呵呵一笑,道:“请了假?请假条呢?我也是班委会的成员,我怎么没有见到请假条?我问了辅导员老师,他也没有见到请假条,如果口头请假就可以连续五天不来上课,还是开学的重要时间,那请假条制度还有什么用。”
“说的好”一直给胥岸青做跟班的左立言大声喊了起来。
拍手的生学也有,反正闲着也是闲着,不闲事大的生学満地都是。
班长刘安平深昅一口气,道:“这是唐集中教授亲自同意的。”
“唐集中教授亲自、同意,杨锐也应该补一张请假条吧,特权不是这样用的。否则,以后到了工作岗位,杨锐也可以说一句我请假,就请假了?那我们的人事制度不是形同虚设?”耿健是真心讨厌杨锐,抓住了这个机会,就大肆宣扬起来。
耿健家在大山深处,他以全县第一的成绩考取北大以前,就是当地的明星人物了。因其家庭条件很差,本人却以绝大的毅力维持着全校第一的成绩多年,故而在⾼中时期,耿健同学就已经通过了当地

组织的考察,成为了一名光荣的预备

员,进⼊大学以后,这为他带来了极佳的优势。
不过,习惯了做第一的耿健同学,在北大遇到的条件远远不止是家庭条件一点了。
耿健最看不惯的就是杨锐。
和耿健的出⾝不同,⾝为乡

委记书的儿子,前任乡

委记书的孙子,杨锐尽管只是一个吏二代,却是从来没吃过苦。
不止没吃过苦,杨锐在大学的花销还远超耿健的想象。
如果只是一个大手大脚的男生,耿健也不在乎,他见过的多了,偏偏杨锐是国全⾼考状元。
如果仅仅是国全⾼考状元,耿健也不在乎,北大的状元从来没少过,偏偏杨锐行事潇洒,备受教授看重。
如果只是大手大脚,成绩好,行事潇洒,受教授看重,耿健也能忍,国中那么大,总有含着金钥匙出生的幸运儿,偏偏杨锐长的⽟树临风,帅气无比,昅引了全班乃至全校女生的目光。
比如生物系最显眼靓丽的女生,文娱委员⽩玲。
⽩玲气质明媚,聪明大方,机敏又有些直慡,媚柔却非柔弱。她的

肢纤细,擅长民族舞;她的⽪肤⽩嫰,像是一朵纯洁的梨花;她的头发又黑又长,稍一改变就是另一番风情…
耿健见到⽩玲的第一眼,就对未来的大生学活充満了期待。
然而,现实却像是一柄沉重的铁锤,将每个人的梦想锤遍,锤软,锤破,锤散…
在班级的主民生活会上,⽩玲从来对耿健不假颜⾊,她甚至为了连⼊

积极分子都不是的普通群众杨锐,而对预备

员耿健大加攻击。
耿健觉得,问题的

源在杨锐⾝上。
这家伙太显摆了。
只有好好的收拾一顿杨锐,让他收敛起来,才好重新改造⽩玲等女生的人生观、世界观、价值观。
放假期间,耿健就在思考策略,等到开学,他才发现自己想的太复杂了。
这么显摆的杨锐,哪里需要什么陷阱和圈套,他

本満⾝都是破绽。
与耿健的得意洋洋,或者处心积虑不同,班长刘安平就是纯粹的头痛了。
这都是些什么破事啊
就不能安安静静的读点书?
他倒是

喜

做班长的,但喜

做班长,并不意味着他喜

管其他同学的闲事。
眼看着耿健拉开了架势,一副随时


辩论的架势,刘安平就更烦了,不得不来到前面,道:“有什么事情,到晚上的主民生活会谈吧,不要打扰同学们吃午饭了。”
“私下里谈特权更方面吗?”耿健愤世嫉俗的哼了一声。
上大学以前,耿健获得的特权数不胜数,最后一年的时候,他家里的麦田都是学校组织低年级同学帮忙收割的。耿健也不负众望,成为该县第一名北大生学,该校第一名全县状元。
可惜,进⼊北大以后,耿健除了预备

员以外,再没有获得过什么特权。
北大生学崇尚浪漫,喜

自由随

的生活与学习方式,这让耿健极不适应。
如今想起特权来,耿健就很不⾼兴。
话说到这里,刘安平不想答也得答道:“杨锐并没有获得特权,他是因为学习进度比较快,在得到教授的允许的情况下,进⼊实验室实习和学习。咱们班的胥岸青也得到了这样的机会,你如果嫉妒的话,也可以向教授申请。”
“谁嫉妒了?质疑教授的决定就是嫉妒?有你这么扣帽子的吗?”耿健心头火气,大声叫了起来。
刘安平心里舒服了一些,微笑道:“对不起,我道歉,我说错了,应该是,你如果有不明⽩的地方,或者你如果也想进⼊实验室学习的话,你也可以向教授申请。”
“我不想去。”
“但杨锐同学想去,而且得到了教授的申请,所以他现在去实验室了,这是正常的学习方式的问题,并不是说只有上课才是学习。”
“你这是狡辩,他没有给辅导员留请假条,这总是不对的吧。”
“我会通知杨锐同学,了解情况的。”
“没有提出书面申请连休五天,我要求扣杨锐的德育分。”耿健说着举起手来,道:“同意的同学,请举手。”
稀稀拉拉的几只手举了起来,总有人因为各种各样的原因,不喜

杨锐的。
“啪”
在更多人举手之前,⽩玲把书包摔在了课桌上。
“这才是你的目的吧,扣杨锐的德育分,降低杨锐上学期的总分,然后让你拿奖学金?”⽩玲一阵见⾎的指出问题。
又被⽩玲看不起了。耿健头低了一下,又⾼⾼地昂了起来,说:“这是系里的规定,不是我的规定,我只是提醒同学们,不要被杨锐的好成绩给蒙蔽了,他中学的时候读书也许很刻苦,但不能上了大学以后就放松警惕。扣他的德育分,符合系里的要求,也是对杨锐同学的关心和爱护。”
这下子,教室里的同学都议论了起来。
大学里的奖学金是个香饽饽,杨锐本人虽然没怎么关注过,但注意的人可不少。
现在的大学,同时执行两套经济补助措施。
一套是助学金制度。每名大学生新在⼊学之初,就被要求填写一系列的表格,其中既有后世生学亦要做的户口迁出表,也有后世已取消的家庭经济收⼊表。

据家庭经济收支情况,各校会给生学分发数量不等得助学金,最少的一档是五元,最多的一档是二十八元。若是做一个比较的话,五元相当于一名农村劳动力一个月的现金收⼊,二十八元相当于一名城市青工的全部收⼊。
五元大概⾜够一名生学在学校里的主食开销,二十八元就很富裕了。1984年,北大食堂里的一碗红烧排骨刚好是两⽑八分钱,二十八元能吃100份红烧排骨,这比3年后的贫困补贴什么的多多了,甚至比普通博士生的补贴都要给力。
除了覆盖所有大生学的助学金制度以外,大学里还有奖学金,用来奖励少数成绩优秀的生学。

据包括期末试考成绩、德育分等综合评定,从⾼到低,一等奖学金是100元,二等奖学金6元,三等奖学金40元。
一个学期发一次奖学金,虽然平摊到各月里并不⾼,但是一次发放的话,无论是100元还是40元,都算得上是一笔横财了。
不缺钱的生学,也会为了荣誉勇敢争取。
杨锐的成绩虽好,其他分数却不⾼,再把大家都有的德育分扣掉,几乎肯定拿不到一等奖学金了,说不定连二等都拿不到。
刘安平不想做这样的决定,道:“你给辅导员反应问题吧,还没到评德育分的时候呢,你这样拉票减票不对。”
“你放心吧,我下午就去找辅导员。”耿健笃定的要让杨锐吃个暗亏。
话说完了,生学们一团一团的出了教室。
⽩玲着急的找到刘安平,问:“怎么办?”
刘安平和稀泥道:“给杨锐说一声好了,看他怎么想的。我觉得,他也不一定在乎那100块钱。”
⽩玲争辩道:“奖学金是荣誉,不在乎钱,就不给荣誉了?”
刘安平苦笑:“我能怎么办呀。看辅导员怎么决定吧,没有一等就拿二等好了,也没什么大不了的。”
“杨锐的德育分如果扣光了,其他人満分,再加上预备

员和班于部的加分,杨锐说不定要落榜的,二等三等都拿不到。期末试考第一名拿不到奖学金,也太难听了吧。那于脆不要叫奖学金,叫德育金好了。”
“这样确实不好,要不然,你去找杨锐说一下好了。”刘安平还是不想管,将工作转嫁给了⽩玲。
⽩玲想了一下,点头道:“到哪里能找到杨锐?”
“我有个电话。”刘安平赶紧找了工作笔记,将杨锐留的电话抄给⽩玲。
⽩玲立刻去打电话,刘安平轻舒一口气,挎起背包,脚步轻松许多。
…
m.sHapAnXS.Cc